金坛刻纸
金坛刻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扩展(金坛刻纸),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金坛刻纸是在宋代民间灯笼、纸扎、门笺等民俗剪纸装饰基础上发展而来,成熟、盛行于明清时期。主要流传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地区。解放后,逐渐销声匿迹。1970年代,被重新发掘。1980年代,一度复兴,延续至今。
金坛刻纸一般以刻刀、木板、油盘、纸张(宣纸、漆纸、吹塑纸等)等工具刻制,最初主要糊裱在灯笼、纸扎之上,作为纹样装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多应用于节庆婚丧之事。内容包括神仙人物、戏曲故事、花鸟虫鱼等,寓意驱鬼祛邪、祈福迎祥。传统刻纸在金坛民间的传承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手工作坊,如灯笼、纸扎、风筝等行业,民国时金坛城乡有此类店铺30多家,刻纸手艺基本为师徒、家族世代相传;二是传统女工,刺绣和剪纸是旧时妇女必学的手艺,刺绣包括鞋样图案通常以剪纸纹样打底,这些剪纸纹样均可用作刻纸。
新中国成立后,刻纸行业因为涉及封建迷信被取缔。1970年代中期,金坛文化馆从农村组织了一批刻纸人才进行培训,对刻纸内容和技法进行改造,为政治宣传服务,屡获大奖。改革开放之后,金坛刻纸不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专展,还经常送往海外展览。现代的金坛刻纸,题材古今结合,幅式多样自由,构图新颖繁茂,刻工精致细腻,线条刚柔相济,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被誉作“江南一枝花”。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宽29米,高2.08米长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信息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