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绿茶制作技艺(雀舌茶制作技艺)
金坛雀舌茶炒制技艺流布于江南茅山。自古,因其茶叶制品的外形扁平挺秀、条索匀整,状如雀舌而得名。曾隐居于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旧时金坛属镇江)的北宋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尝茶》一诗:“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此可佐证,早在宋代金坛茶制品就已经被称之为“雀舌”。
1905年,满清遗老宋育仁、金坛乡绅杨良骏等,成立了茅麓明农树艺有限公司,种植茶树、炒制茶叶,茶产品有雀舌、毛尖等。1919年,民族资本家、爱国人士纪振纲接受该产业并更名为茅农林场,在茅山东麓扩种茶园,炒制茶叶,依托“国农牌”雀舌茶、旗枪茶主销沪、宁线一带。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金坛茅山地区的名特茶一直以炒制雀舌、旗枪为主,并出现了阶段性的高峰期。
经历代传承进化和技艺改良,金坛雀舌茶以精巧的外型、翠绿的色泽、鲜爽的嫩香以及清汤绿叶融为一体的特点,原真保留了千百年沿袭的炒制技艺和风韵本色,已成为独具地理标志的江南名茶。其炒制技艺,在全国茶类行业中颇具特色,其产品优良被业界广泛认可,已成功注册为商标,成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通过认证,成为金坛区茶叶公共品牌,现由金坛区茶叶协会统一管理。
金坛雀舌茶炒制技艺及其产品,先后荣获部优质茶称号、全国名茶称号,并在全国“中茶杯”名特茶评比、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2018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奖、百年世博会茶展等重大评比活动中荣获金奖。近年来,金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金坛雀舌茶道会”,进行雀舌茶炒制技艺的现场展示表演,并连续十年在香港国际茶展上进行金坛雀舌茶炒制技艺表演、在第七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上进行雀舌茶艺表演。同时,金坛雀舌茶被列为省政府上海外事活动指定用茶、江苏华商大会指定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