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巴山面酱
新沂巴山面酱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沂巴山面酱,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据艺人讲述,巴山面酱和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的后人有关。蜀国灭亡后,刘禅的后人为了怀念这位- 之君,就袭用他“阿斗”的乳名,把芦湖改成“阿斗湖”,简称“阿湖”。由于当时食物贮存条件的原因,吃不完的大饼被风干,难以食用,他们利用从巴蜀带来的酿造技术,用当地阿湖甘甜的湖水,把大饼酿制成具有巴蜀风味的甜面酱,用作下饭的菜肴。现在,阿湖镇巴山人还一直保持着食用面酱的习惯。新沂巴山面酱是按照传统秘方把小麦面粉、水和食盐,经过天然发酵制作而成,是纯天然食品。其工艺流程大致为:先和面粉,制成饼状或馒头状;放入大锅中蒸熟后,取出冷却;把蒸熟的面块放在高粱杆制成的帘子上,面块中间用高粱叶隔开,让它发酵,产生黄霉;用石磨加工成糊状,放入圆口大缸中,加入适量的白水和食盐,用木耙在缸内一天搅动多次,经过一年的日晒夜露发酵成棕红色,即可成酱。新沂巴山面酱制作工序复杂,周期长,历时一年才成酱。面酱色呈棕红色,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庶糖甜味和香油的香味,既可作小菜,又是调味品。新沂巴山面酱源于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它对研究新沂当地制酱史具有实证价值。新沂巴山面酱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补充了人体大量的维生素,助消化,增食欲。同时面酱还具有药用价值,酱性寒,能解药物及蛇、虫、蜂毒等,对汤烫火伤、手指肿痛、毒虫、蜂蛰伤等都有一定疗效,具有广泛的市场消费前景和社会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