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林省 > 辽源市 > 东辽县
东辽金银器制作工艺

东辽金银器制作工艺

东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辽金银器制作工艺为东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制品在商代即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已有金银镶嵌工艺。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东辽县境内几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先民多以游牧、狩猎为基本生活方式,游牧民族的生活总是在迁徙,所以他们把一些珍贵的东西镶嵌在首饰和生活器物上不容易丢失。

祝红亮的祖父祝庆昌(其叔父祝玉堂任清代沈阳著名银楼“萃华”经理)是清末西安县(今辽源市)“利丰”制作大师,到祝红亮已是祝氏传统金银器制作的第四代传人。金银器制作的主要原材料为金银,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为纯手工技艺,制作工序步骤大致包括初选材料、化银水、铸毛坯、打叶出条、压大形、上胶版、錾花、焊接、抛光、美货、上翠蓝等十多道工序。工艺越精致耗时越长,复杂的作品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其产品主要包括金银饰品、金银器物、金银摆件等。金银饰品包括手镯、戒指、长命锁、项链、簪子等品种;金银器物包括茶壶、杯子、筷子等品种;金银摆件包括佛像、盆景等品种。祝红亮继承家传、潜心钻研,博采众长、大胆实践,使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不断发扬光大,在周边地域有较大影响。

近年来,东辽传统金银器制作不断发扬光大,多次参加县、市、省、国家等多项展出活动。东辽传统金银器制作在传承人祝红亮的继承发展和传艺下,不仅在金银器制作方面有独到技艺,而且在艺术美感上更具独特的魅力和发展空间,给人们带来充满美感的视觉享受。

2022年,被列入县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祝红亮,年创收2万元左右。

推荐东辽县更多民俗文化
东辽县导航

下一篇:东辽县鴜鹭湖柳编技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