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林省 > 辽源市 > 东辽县
东辽满族剪纸

东辽满族剪纸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辽满族剪纸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也在全国各地区流传非常广泛。东辽的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已形成200多年,以粗犷、奔放的风格闻名。东辽民间剪纸在造型上体现了女真时代的艺术风格,是满族文化的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和乡土气息,堪称东辽河畔璀璨的瑰宝。

东辽县满族民间剪纸主要分布在安恕镇、白泉镇等地,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是关门村70多岁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白崇仁老先生。他的满族剪纸艺术已发展到第七代,计几十人,他抛开了性别之见、摒弃了只可族人相传的传统观念。

半个世纪以来,由白崇仁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先后50多次在墨西哥、北京、长春等国际、国内展会中获奖。2009年,《白崇仁满族剪纸》出版;2010年,东辽满族剪纸作为上海世博会吉林馆馆标同东辽剪纸《吉林八景》在上海世博会吉林馆展示;2010年,《东辽满族剪纸礼品册》被省委办公厅指定为吉林省对外交流文化礼品。

东辽满族剪纸另一位代表性传承人是于守江。他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在传承历史剪纸艺术遗存的同时,使东辽剪纸艺术有了新发展,由传统的单色剪纸发展成染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在做工上更加精细、风格更加独特,更具美感。他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构图精美、阴阳相间、形神兼备,既具有传统剪纸艺术的古风,又同现代艺术完美融合。作品内容也由传统的年节窗花演变为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艺术佳品,同时还开发了人物肖像、政策宣传、公益广告、招商引资等,既适用性强,更能体现价值的社会性剪纸。他的主要剪纸作品有《四平图》《五福图》《六顺图》《生肖系列》《金陵十二钗》《十大元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剪纸。

东辽满族民间剪纸作品有着不可多得的研究与保护价值,不仅在婚丧嫁娶、节日、祭祀等活动中发挥其实用的民俗艺术功能,而且正在向民俗文化产业方向发展,未来的东辽满族民间剪纸将会成为东辽独特的艺术名片。2008年,东辽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2007年,东辽满族剪纸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白崇仁、于守江;年创收50余万元。

推荐东辽县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满族也感兴趣:
东辽县导航

下一篇:飞狮夺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