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鱼骨画
东辽鱼骨画为辽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辽鱼骨画以花鸟鱼虫、楼台亭阁、风景人物为创作主体,手法精湛,新颖独特。
东辽县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余脉,为东部长白山与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群山环绕、河流纵横,原始森林茂密。东辽蕴藏着凝重的文化底蕴,鲜明而富有个性,深厚而富有活力,东辽鱼骨画就是在如此的自然与人文浓烈交融的环境中孕育出的一项民间手工技艺,这项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东辽鱼骨画是将各种形态各异的完整鱼骨件不做任何改变,粘贴于画面上,依形入画、依意组图,整个画面中既能显示鱼骨原貌天然奇特之美,又可被组合成画面中所独有的风格和艺术特色,其所需材料全部是鱼骨,并严格进行防腐处理等三十多道工序雕刻而成。作品主要以花鸟鱼虫、楼台亭阁、风景人物为主,手法精湛、手工精细、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代表作品主要有:《梅》《兰》《竹》《菊》《荷韵》《独钓》《松鹤》《秋实》等,另有鱼骨书法作品。
东辽鱼骨画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东辽鱼骨画曾在我省历届民博会、艺博会上参展,获得第五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铜奖,并代表吉林省参加在沈阳举办的第三届东三省文化产业博览会。其作品得到我国书画鉴赏家杨仁恺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还多次参加广交会,并于2005年代表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分别在马耳他、美国参展,作品还远销越南、日本等国,享有“中华一绝”的盛誉。2015年,鱼骨画被列入辽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渭津鱼骨画博物馆完成内部装修、布展,交付使用,展出鱼骨画100多件,已经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被列入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李华,年创收5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