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堤吹腔
吹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其前身是近500年前流传于山东、河南、冀南、苏北一带的民间戏曲柳子戏。柳子戏亦名弦子戏,属弦索声腔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自古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东柳即指柳子戏,主要流行在山东、河南、河北、苏北、皖北一带。1959年10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济南观看了柳子剧团演出的《玩会跳船》和《张飞闯辕门》。同年11月,山东省柳子剧团晋京演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陆定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文艺界知名人士周扬、梅兰芳等观看演出,并给予很高的评价。1962年,《孙安动本》由上海海燕制片厂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发行放映,受到广大观众好评。早在元、明、清时代,中原地区就流传着“锁南枝”“傍妆台”“黄莺儿”“打枣杆”“驻云飞”“山坡羊”等民间俗曲小令,后来发展演变成柳子腔,粗细曲牌300余支,故称“百(北)调。”它的音乐主要由俗曲和柳子等九大声腔组成,“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类曲调间用,声腔清脆甜润,悠扬委婉柔美,善于表现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嗨”之称。角色分工细致,表演粗犷豪放。主要乐器有三弦、笛、笙等。清代乾隆初年,柳子戏就已进入成熟阶段,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委婉柔美的声腔,生动活泼的演出形式和浓郁芳香的泥土气息,很快由山东传播至各地。吹腔保留了最初柳子戏的特点,和现在柳子戏又有所区别,是研究最初柳子戏形成的“活化石。”因吹腔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笙、唢呐等吹奏乐器,故俗称吹腔。89
吹腔传至马堤村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其间,村民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历经九代,将此剧种传承至今。马堤村吹腔剧团现有演职人员40多人,保存有清道光年间手抄本和20世纪30~90年代手抄剧本共计20余册,保留剧目40余个,曲牌60余个,保存道具服装200余件,其中百年以上的4件。马堤村吹腔剧团规模较大,行当齐全,文武场配备得当,每年春节期间和农村礼俗活动中进行演出,能演出剧目20余个,演奏曲牌40余只。从70年代至今,多次代表夏津参加省、市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马堤村紧靠运河,距临清仅十余华里。据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记载:“开封、临清二地,是河南弦索腔与柳子腔这两大姊妹剧种生长的良好温床……弦索腔向更远的地方流布,则以山东的临清为集散地。因此,马堤理所当然地成为吹腔的繁衍地。吹腔戏基本上保持柳子戏前期的原始风格特点,是一个唱曲牌为主的山东古老剧种之一。随着人们对吹腔戏的喜爱,沿运河一带村庄建立自己的业余剧团。上世纪20年代中期,夏津、临清、武城一带有业余剧团10余个。至建国初期,规模较大的有夏津县的马堤村和杨堤村,临清市的田庄村,武城县的吕洼村,四个村庄经常联合演出。50年代初是马堤吹腔戏的成熟和兴盛期,道具齐全,演员阵容强大,每年春节期间连续演出近一个月。“文革”期间,改唱“样板戏”,传统戏的服装、道具大多被焚毁。丁玉民、贾崇杰两位演员冒着危险保存下一部分服装和剧本。1978年,业余剧团恢复演出传统剧目,吹腔戏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后,其他三个村庄的业余剧团相继垮掉,唯有马堤村业余剧团在村民的维持下幸存下来。吹腔戏剧目以传统戏为主。保留剧目共40余个,主要有《双换魂》《寒江关》《挂龙灯》《白云洞》《王小赶脚》《投营》《井台会》《杀狗劝妻》《高老庄》等。吹腔曲牌繁多,现保留下60余只,主要有“黄莺儿”“娃娃腔”“大青羊”“小青羊”“柳青娘”“桂竹香”“锁南枝”“竹云飞”等,同一曲牌男女唱法不同。其中“娃娃”“黄莺儿”“锁南枝”“山坡羊”“竹云飞”为传统五大牌子曲。吹腔戏的表演特点粗犷豪放,人物动作设计大胆夸张,生活气息浓厚,化妆彩用油彩,有固定脸谱,各行当扮相明显。角色行当分生、旦、净、未、丑五大门类,表演以唱为主,重在造型。2006年马堤吹腔成功入选德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马堤吹腔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山东地方戏之一,吹腔戏和其他珍贵艺术一样,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2018年,在县文化下乡和本村表演近百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