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峪竹马
沙峪竹马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马”是怀柔区渤海镇沙峪村世代相传的一个民间舞蹈。据专家考证,“竹马”起源于清代,且出自宫廷,用于各种仪式或庆典的场合。它流传于民间后才逐渐变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花会表演形式。
“竹马”是以道具假马套在人身上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主要用于广场表演。沙峪村“竹马”表演内容是“萧太后打猎”。“竹马”表演以队形变化为主,由于活动量大,舞蹈中的女角色历来由男子扮演,表演者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表演时演员身跨竹马,手持马鞭,在急促的锣鼓点伴奏下跑出各种队形图案,队形变化由头马暗示。在队形变化的间隙,演员们在乐器伴奏下唱出动听的歌曲,歌声与舞蹈的和谐统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舞蹈动作上,“跑马”是该舞蹈的基本动作,演员要跑出戏曲中“圆场”的感觉。行进中不但要快,更要求一个稳字,其技巧为:双腿夹紧膝稍屈,竹走稳快身不摇。
“竹马”表演以打击乐为主,用戏曲锣鼓点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吹奏乐有唢呐、笙、笛子等乐器,在队形变化间隙为表演唱者伴奏,起缓冲调节的作用。演唱的歌词与舞蹈内容及人物并无关联,大致有反映历史人物事迹的,如《画扇面》《绣八仙》等;有反映生活情趣的,如《丢姑爷》《大寺景》等。
“竹马”的表演突出一种场面和意境,形式新颖、格调高古,是民间舞蹈中简单而易出效果的一种。首先,道具运用得十分合理,基本属于写实,能形象准确地体现出舞蹈的形式内涵。马鞭的运用使舞蹈形象更加丰满,也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其次,由于舞蹈动作不多,艺人们就用较复杂的场记套路来表现舞蹈的精神。其中一些场记如“月芽儿”、“边寨笆”、“白马分鬃”等,都很有创意,在表演时常令人迷惑于它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