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陵村五虎少林棍
献陵村处在天寿山西峰脚下,因祖上为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炽守护陵墓--献陵,故得名。祖先就有多人身怀武术绝技,清末,由本村村民杜常山,大号杜云风,创立了少林会。每年正月十五、五月十三庙会都会进行表演。
解放前,少林会又引进了东庄教的五虎棍,五虎棍与少林会融合形成了五虎棍少林棍,又称献陵五虎棍。
献陵五虎棍表演的场面叫《五虎出洞》,讲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手下大将郑子明,途经董家桥,遇董家五虎拦桥打劫,赵郑与五虎在董家桥激烈打斗的场面。在整本表演中,分别为八套:拳四门、棍四门、棒子四门、单刀捌子四门、虎头钩滚架、十字绵、五虎出洞、鸳鳯楼。五虎棍表演化妆时,赵匡胤为红脸,郑子明为黑脸,五虎:董达是麻子脸,董豹脸画有攀肠,董龙脸画有蝎子,董虎脸上画蜈蚣、董月是净脸脑门中间一点黑,还有一个武花旦陶三春。
献陵村五虎少林会分文武场,文场用丹皮、鼓、两付小钗、四付大钹、两付铙或四付铙。文场也很重要,武场在前表演,文场在后面,擂鼓助威,鼓舞士气,鼓在武场表演,打斗中随时跟着动作变化,鼓点变化无穷,鼓催武动,表演者棍舞翻飞,真正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献陵五虎棍第一代传承人:杜常山、辛德春、刘仲生、以及杜常山徒弟杜福申、王文申、刘金明、刘金满、王文海、王启发(创立少林会)
解放前第二代传承人:王和、董士贵、孙宪宝、王江、王焕发、董士学、董士泉、王文甫、杜福财、刘永春、应振明、应振平、刘仲田、孙宪财。
第三代传承人(1972年开始):
武场有周满江、周满海、刘永君、杜福庄、王立伟、路玉珍、 、王永旺、王振有、王立宝、胡国泉;
文场王文金、辛长清、杜宝树、王建章、杜存柱、杜振川、后续王士宾、杜金龙、应立君、王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