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花灯戏
思南花灯,是贵州东路花灯的代表和发源地。主要分布于思南县及邻近的石阡、德江、遵义等地。思南位于贵州东部的铜仁地区,地处武陵山脉向大娄山脉的斜坡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经乌江达涪陵长江。县域总而积为2230.5平方公里,近64万人口。这里居住着汉、苗、土家、蒙古、仡佬等17个民族,乌江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孕育了思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思南花灯更是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思南花灯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末清初。由于历史原因,思南花灯受邻省的影响较大。且自汉代以来,汉民族的不断迁入,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楚文化随之先后进入,与土著文化长期共存,使得思南花灯具有很大的融合性。在明、清时期,思南花灯活动频繁,在演出的组织形式上多以自然村寨为主,并设灯会、设会长,即灯头。传统花灯只在农历春节元宵期间演出,玩灯前要祭灯神——隋阳太子,好耍郎君,十二花园姐妹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时如遇瘟神、红白喜事,老百姓也组织唱灯,目的是消除灾难,分享太平。到清朝中后期。部分灯班已逐步形成矮台灯班,再后来,发展成为职业花灯戏班。
思南土家花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锣鼓灯(又叫锣鼓传)。是民间流传的小调,此灯节目较多,每支灯只有五句词,又叫五更传,由一男一女在锣鼓声中边唱边舞,或三人起舞领唱,众人帮腔,气氛热闹主要乐器是锣鼓,它贯穿演出的整个过程,控制整个节奏,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二)丝弦灯。主要是以弦乐乐器为主,如大筒筒(即中音乐器,相当于现在的二胡)、小筒筒(即高音乐器,相当于现在的京胡,民间叫它京二胡),在坐堂花灯中起着起板、过门、收板等作用,在每一出灯戏中它和锣鼓共同完成;(三)说唱式。是花灯中的一种曲艺形式,它包括说春、说福式、打花子、采闹子等,其特点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观众逗笑,但语言讲究平仄,文雅而不俗气;(四)采茶灯。主要用于花灯,是花灯歌舞最常见的曲调。它包括:采茶、散茶、团茶、吹打采茶、倒茶、谢茶等,其曲调优美轻快,流传中变异较大,有用作头和尾,中间插入其它曲调的,也有将其任意扩展的,更多的则原封不动地利用。(五)祭祀性的花灯,如请四神,又叫上香,在唱、念、舞中恭奉福、禄、寿、财四神;(六)扫刀,又叫扫堂,为单人歌舞,演员手提大刀,一人领唱众人合,特点是驱魔降妖,扫除瘟疫,招财进宝等,在东西北中进行砍杀,其舞蹈动作豪放,动人心魄;(七)贺主人,又叫谢主人,即在花灯演出结束前,戏班所有人对主人齐声高唱表示感谢。
思南土家花灯唱词用韵较为灵活,叠韵较多,其道白多是叙事性的散文体语句,侧重于叙事,用于表达故事的来龙去脉,在戏中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唱段多为民歌体的韵文,讲究押韵,注重抒情,多用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戏中起着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而花灯音乐,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四大类。传统有24大类曲牌,多数曲调都很欢快、喜庆,生活表现力很强,尤其是思南的丝弦调,很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思南土家花灯舞蹈脚上基本动作有:小八字、大八字、碎步、踮步、自由步、擦步拐子脚等;手上动作有:犀牛望月、飞蛾抬水、大鹏展翅、蜂子朝王、蜻蜓点水、天女散花、雪花盖项、苏琴背剑、观音送莲、鲤鱼漂滩等三十多个动作;花灯打击乐种类繁多,在敲打过程中变化无穷,如:蜻蜓点水、蚂蚁搬家、扑灯蛾、牛擦背等,打击乐由四大件组成,即:钹、鼓、聋子、锣。
思南花灯在贵州戏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大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的必然产物。它的题材、内容、形式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婉转动听的唱腔,高亢激越的花灯打击乐,优美迷人的舞蹈以及美丽独特的服饰道具,而倍受人们青睐。它是土汉族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同时又注入了乌江地域与各民族文化的特质,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品格,使其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思南花灯大多是以村寨为主的传承,即灯班内的传承,师傅代徒弟。代表人物有董立高、董立修、田应喜、罗君国、洪以能等。2004年曾成功举办全国首届花灯艺术节。2006年思南花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思南因花灯戏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今仍有200多个演出队伍活跃在思南城乡。
思南土家花灯艺术在近年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有:现代文化形式的多元化,电视等媒体的普及:年轻人看不到民间艺术的可贵之处,不愿看,不愿学;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艺术不再是求生存的唯一手段;人亡艺绝的现状是制约花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存世的老艺人越来越少,面临人亡艺绝的严峻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