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渔鼓
柞水渔鼓是陕西省柞水县的一种汉族民族曲艺形式,起源于陕西南部柞水县,是陕西省独树一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柞水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而柞水又为中国南北结合部交织区域,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语音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现如今的柞水渔鼓声腔派别。
柞水地处陕西南部,商洛市西北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之南麓。柞水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多次移民的迁徙为居,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成了南北交融又不失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文化兼秦蓄楚,既有大量楚文化细赋温婉的特色,又有北方文化粗犷豪放的特点。柞水渔鼓分布在柞水县内全境,尤以乡村最为兴盛,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丰收庆贺,农闲之时均以此为乐。
柞水渔鼓的历史要追溯到唐代,它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精神,名为道情。道情即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所唱的经韵,又称道歌。自古就有用渔鼓、简板演唱之记载。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流流传到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即为渔鼓曲的前身。曲牌体流传在北方发展成为戏曲道情成了道情戏,与渔鼓道情有较大区别。
道情是道教的产物。在传统的道教故事及传说中,道教八仙都有自己修身护道之法器,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手执渔鼓,有渔鼓唱词为:“竹板敲,渔鼓响,张果老骑在驴背上。”说明道教与渔鼓的关联,由此可见渔鼓在道教中的作用及历史的久远。
地处汉江源头主要支流的柞水属地,古为“终南首邑,秦楚咽喉”,早在商初,人类已在境内繁衍生存发展。至随末唐初,秦岭南北打开数条通道,成为岭南货物进入古都长安的必经交通要道。而柞水地处偏僻,山大林莽,也成为各省人躲避战乱较为隐蔽之所,迁往而至的南方各省人日渐增多。据县志记载:“自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4年)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移民甚多……来此占山为王,圈地开荒,络绎不绝。”诸省移民迁居柞水也带来了渔鼓戏曲。如今的柞水渔鼓、民歌、俚曲当属汉江流域文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柞水渔鼓在历史上又称渔鼓道情或道情渔鼓,它既是本艺术表现形式所用的乐器名,又是本艺术的称谓,柞水当地简称为渔鼓筒子。它与本民族其它各类乐器在外形制作上有较大的区别,打击节奏较为简单,取材十分便利,制作工艺简单,普及性、大众化功能强。渔鼓因演唱时所用乐器而得名,它属于说唱艺术,有别于戏曲、舞蹈、民歌。渔鼓历史悠久,柞水渔鼓经历二百多年的植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渔鼓特点,形成了以柞水方言语音为音调基准,以柞水民歌小调为基本唱腔形式,融合南渔鼓主要传统唱腔特点的柞水渔鼓形式,柞水渔鼓是江汉移民文化融入本土文化而衍生出的具有浓郁陕南特色的说唱艺术,兼民间歌舞。
柞水渔鼓的演唱基本方式有三种类:一是只有唱,二是有说有唱,三是说、唱、表演结合。
柞水渔鼓的唱腔保存的有[哭录腔][观音腔]等早期道教曲牌,随着历史的衍变,沿袭这几种唱腔的人已极为少见。在当地流存的唱腔中,还有“道士腔、运魂腔”等道教遗留腔调,昔日道人所唱之:“四江月、耍孩儿、清江引”等腔已被当地人的“哭腔(孝歌腔)”和俚俗小曲演变而来的“悲腔、平腔、琵琶腔”所替代。现在的腔调都是根据上传下来的声腔与当地民歌小调相融合脱胎而来的产物。
柞水渔鼓音乐有宫、商、角、征、羽多种调式,唱腔柔和,委婉,旋律平稳起伏不大。目前,经过整理挖掘出柞水渔鼓音乐有多种腔调,渔鼓有腔有调,渔鼓腔以道士腔为主吸收柞水民间的筒子戏、八叉戏等拖腔形式,在民间统称为九腔,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男花腔、女花腔、丑花腔、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等。渔鼓调以柞水民歌小调为主要音乐调,有几十种之多。
渔鼓唱词是渔鼓表演的文学部分,因它属说唱类艺术,在演唱中加有白口,分为散白、韵白,散白以叙述故事情节、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衬托故事情节;韵白有叙事及代言两种,讲究声调抑扬语气顿挫。区别散白的重要一点是,伴以云板(简板)打击节奏,韵味十足。
白口一般为引诗开篇,或有简单对句,为引语或故事主旨,引诗有2、6、8等偶句,唱词的句式结构有七、十字句,间有少量的五字句等形式。唱调无名称,有二句式,也称为上下句结构,即一个上句、一个下句为一段。十字句都是上下句结构,有四句式,即四句为一段的结构,多为小调或民歌改编而成,四句结构的音乐多为起承转合的四乐句单乐段结构。无论七字、十字还是五字,基本词是以七字句为基准而变化。演唱时一般为音随字走,腔随情变的方法反复演唱。
渔鼓演唱除引诗前语,正腔唱词外,还有锁口,即结尾,多用四句小结结束全篇唱文。
渔鼓曲目内容大体上分为三大类,一为说教类:无故事情节,把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编成唱词说唱,用以劝化教育世人;二为故事类:多属传统曲目,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社会案例、家庭轶闻等;三为赞颂小事及寓言类笑话等,如《鹬蚌相争》《愚公移山》等。渔鼓曲目的形式分为两种,一为小故事,多演唱民歌、小调,内容单一,情节简单;二为中、长篇戏,多为民间故事、传说、历史题材的戏曲改变等。
渔鼓唱本传统曲目相当丰富,有风云际会的英雄传奇,如经典曲目有《三国》《水浒》《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薛仁贵征东》等,有历史上历朝代的皇家秘闻轶事,民间野史,还有大量反映民间冤情冤案的说唱曲目,一度很是流行,被称为:“冤案戏”。还有直白大胆诉说男女缠绵绻恋情的“酸”戏本。
柞水渔鼓发轫地处于南北相交的独特地理位置,因而柞水渔鼓取南北之长,扬当地之风,形成了独有的渔鼓腔调和内容;且在历代的传承中,始终保持着其原生态艺术特色,古韵依旧,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