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0日。
商河人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年复一年,世代相续,血汗滋润了土地,劳动改变了一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岁月里,铸就了劳动人民刻苦耐劳、勇敢刚直的性格,人们饱经磨砺而不甘自馁,在这苍凉浩瀚的鲁北平原上,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发展了生产,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歌舞-商河鼓子秧歌。
所谓秧歌,它是民间歌舞的统称,但必须以舞为主方称秧歌。早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他们发现商河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五十年代末山东的专家根据全省情况,筛选出商河、胶县、海阳三县的民间歌舞统一定名为山东三大秧歌,即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当时商河民间歌舞形式很多,有伞鼓舞、花鞭鼓、凤阳花鼓、花棍、采茶、小车、大头、高跷、信子、龙灯、狮包、灯官、虎牛斗、荷花灯、独竿桥、二人转、旱船、跑驴、赶脚、行车、马叉、前场、撮擂子、背媳妇、摇葫芦、打杈、哈哈等三十余种,其中“伞鼓舞”的舞蹈形式最完整,文化内涵最深邃,就重点挖掘整理,并逐渐把“鼓子秧歌”作为“伞鼓舞”代名词,叫的人多了,习惯成了自然。
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传极为普遍的一种大型广场舞蹈,也是广大农民庆祝丰年、欢度新春的一种民俗活动。它广泛流传在以商河县为中心的惠民、乐陵、陵县、阳信、济阳、临邑、平原、禹城等县市。据本世纪50年代调查,商河县978个自然村,就有724个村有鼓子秧歌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前后,从村庄到城镇,到处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看到追随围观秧歌表演的人群。在秧歌场里,祖孙三代共舞,屡见不鲜,可见其流传之广,普及之深。
鼓子秧歌因其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既寓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是我国汉族男子舞蹈阳刚之美的集中表现,是舞蹈文化的瑰宝”,“在全世界范围的民间舞中也是极为少见的”。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五次获最高奖。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1999年又去北京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在天安门前的演出活动,盛誉海内外。
秧歌表演的基本特征是“跑”,所以称“跑秧歌”,不叫“扭秧歌”。自始至终,所有演员在不停地跑动,在跑动中完成各角色的动作组合,在跑动中相互交流感情,表现自我。整个演出场地像一个流动的由左向右旋转的舞台,在旋转中不断地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场图。而这些场图,就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叫“跑场子”。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不响。武场舞者在规定的场图里定点定时做动作,鼓棒声齐响。文武场舞者在跑动中于中心处或交叉处轮番做动作。文场看“跑”(队形变化),静中有动;武场看“打”(动作表演),激越热烈。文武结合,此起彼伏,快慢相宜,弛张相兼,令人眼花缭乱。
秧歌的场图,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其形态有来自劳动工具、生活用具、花卉建筑、服装头饰,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战争阵势等各个方面。其特征是外圆内方、方圆对称。其动向是左进右出,围中跑圆。很明显,这一规律特点是受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是传统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用天圆来概括和认识自然界周而复始的变化,用地方来识别事物的千差万别,成为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审美标准。秧歌场图的外圆内方,方圆对称,无疑是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支配下发展和创造出来的。场图给人以规整、庄重、古朴、圆润的美感。
秧歌场图的另一个规律特点是所有场图都是由不同形状的菠花(由舞者交叉绕行的圆形路线)组合而成,菠花可分单一菠花、多头菠花、形象菠花3种。组合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复杂,形成一套有规律多层次的组合程式。如“双十字街”,是由8个单一菠花组成;“大香山”由6个多头菠花组成;“金钱蝴蝶”则由4个蝴蝶形象的菠花组成。如果用2种或3种菠花,经过精心构思,可表现更为复杂的场图,如“单劈葫芦”。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