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市 > 北辰区
宜兴埠永长高跷

宜兴埠永长高跷

永长高跷会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赤盐滩(现东丽区)传入宜兴埠五街(村),由街(村)内德高望重者组织,村民自愿加入,非家族性组织。由于当时宜兴埠民间花会较多,又多以“永”字打头起名,故称永长高跷会,寓意着永远长久。此会至今已有270多年,曾参加清末、民初及解放后历届民间盛会。

永长高跷继承和发扬了北方文跷的表演风格。永长高跷出会时,由数十面刀旗簇拥着两面门旗,会旗(行称“后图”)在后,在门旗的指示下,演员身着戏装、脚踩1.2米木跷扮出“棒棰、渔翁、公子、鹦哥、樵夫、丑婆、青杆、白杆”,在锣鼓的伴奏下有集体对舞和二、三人捉对戏耍。主要演员12人,包括锣鼓手,晚上演出时还有灯盏20多个。会中带袖章者随队“打场子”维持秩序,并携带高蹬若干供演员休息用,演出队伍壮观、气势磅礴。我国的民俗舞蹈常以农耕社会的“渔夫、樵夫、农夫、书生”这四个主要职业为题材,永长高跷也不例外,演出剧目为“渔、樵、耕、读”。每场演出结束时有拉骆驼造型,并伴有唱腔,唱段为“进深山”,把演出推向高潮,场面惊险,激动人心。

永长高跷会主要演出道具有棒槌1对、樵夫担子1个、藤子杆1对(分黑色与白色)、大腰鼓2个、小铜锣2个、演出服(含头饰)12套、木跷12对、大门旗2面、会旗1面、高蹬若干。木跷高1.3米,脚踩处距地面1米,服装道具保存完好。

永长高跷传承谱系十分复杂,传承是非家族性,在传承过程中以村民自愿为特征,多为社会性松散型,绝大多数人是因爱好而业余参加活动。此会表演活动季节性很强,多以冬春两季为主,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建会传艺是传承的主要方式,一般以年长者或技艺高者为师傅,师承关系并非“一脉相承”而是交织的网状式。第一代传人贾长生(1809年-1882年);第二代传人温俊(1829年-1901年);第三代传人刘明(刘黑塔1859年-1935年);第四代传人何志泉(1886年-1966年);第五代传人白长富(1927年至今);第六代传人陈世强(1946年至今);第七代传人赵辉(1967年至今)、陈忠海(1969年至今);第八代传人古金镖(1983年至今);第九代传人赵锁钰(1991年至今)。

永长高跷有长、多、美、险四大特点:长即腿长、流传时间长。多即喜欢看的人多,出会时多出现“围追堵截”的现象。美即扮相美,表演动作舒展、造型美。险即动作跨度大,转身、拉骆驼等造型险。

永长高跷会以秧歌形式,表现农耕社会的渔夫、樵夫、农夫、书生四种职业,在逢年过节、庙会、庆丰收时的欢乐场面。其中棒槌与小鹦哥、樵夫与丑婆、白杆儿与公子、青杆与渔夫相互戏耍,述说着丰收后的喜悦和对来年的希望,给年节带来喜庆。其中,唱词《进深山》给庙会增加气氛,惊险的动作和拉骆驼的造型把演出带入高潮。永长高跷2009年10月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其中在《进深山》唱词中樵夫唱道:樵夫打柴进深山,我多见树木,少见人烟。闲了来,山前我也磨会儿板斧;闷了来,山后听些个百鸟唱旋。山上花草人人所爱,山下野花开得更艳。我樵夫打一挑干柴朝前走,巧遇巡山的老虎把路拦,我樵夫一见老虎心中害怕,心惊肉跳打了战战,高声叫老虎你别吃我,我把那打柴的苦处对你来言:进深山砍干柴,去赶集长街卖,卖铜钱转家园,提拉粮米上孝父母,下养妻、子,顶风冒雪苦不堪言。老虎闻听是个孝子,摇头摆尾山上蹿。樵夫一见老虎上山去,拾起柴担大步流星跑下山。

永长高跷会各种演出道具、器具和相关唱词《进深山》均保存完整,并在吸纳培养新人上下大力度,在第九代12个年轻会员的带动影响下,有10个年轻会员入会,坚持每周一次训练。

信息来源:天津市北辰文化信息网

推荐北辰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高跷也感兴趣:
北辰区导航

下一篇:宜兴埠天津时调大数子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