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 > 昌都
酥油花(强巴林寺酥油花)

酥油花(强巴林寺酥油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酥油花(强巴林寺酥油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酥油花是一种以酥油(黄油)为材料的特殊技艺,制作时在洁白细腻的酥油中调入各种矿物质颜料,然后进行各种造型,组合成充满吉祥喜庆的主题艺术。酥油花是藏族人民独有的民间雕塑艺术,昌都强巴林寺的酥油花便是其中之一。

酥油花最早是西藏苯教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 第八个绕迥水年即公元1463年,堆龙人簇顿朗卡巴瓦主持强巴林寺堪布时,开始兴起塑造酥油花供奉神变法会进行祈愿。至1640年,每年塑供37尊祈愿酥油花。1640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每年塑供的祈愿酥油花减少到了23尊。1982年,强巴林寺得以修葺和扩建。翌年- 正月十五日塑供了3尊祈愿酥油花,从此正式恢复了神变法会的传统。此后,每年的- 正月初三都要举行为期21天的神变0 会。其间,以法会大殿为主的各经堂供奉齐备的供品,集聚千余名僧众齐声诵读《十六尊者经》。在- 正月十五日,5尊色彩侍日、形神兼备的祈愿酥油花就供展在大殿正前和左右。

由于酥油花作品极易变形,无法长期保存,使得传统的酥油花技艺在传承中不容易得到固定的范本,应进一步加大对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

推荐昌都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油也感兴趣:
昌都导航

下一篇:泥塑(玉田泥塑)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