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派古籍修复技艺
古籍修复技艺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绢帛上即有修改挖补的痕迹。这是最早的古籍修复技艺的雏形。北巍《齐民要术》中,已出现对古籍字画修复的文字记载。唐代,随着书画分离,形成了各自的装帧形式,古籍修复随之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宋代印刷术的发展进入高速期,古籍修复技艺也变得更加成熟。晚清至民国,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的差异,全国形成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等多个古籍修复技艺流派,各有所长,互相补充。
古籍修复技艺是随着古籍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古籍的发展而发展的。其技艺流程可以大致分为检测、配纸、调糨、拆书、修补、装订等几个步骤。整个修复过程须自始至终严格遵循“整旧如旧”和“可逆性”的工作原则,力求使经过修复的书籍在外观上保持原貌,保证图书的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
通过传统的古籍修复,可以让历代文献珍品保存旧气,重现历史原貌,对延长纸质文物的寿命,保护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古籍修复不但是一门使用的技术,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古籍修复时代相传的技艺和动作,观赏性强,修复完成的古籍装帧也有很高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