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婚俗
渔民婚俗,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金湖地区的渔民婚俗,相传起源于太平天国。当时高宝湖上有一个姓陈的土匪头子,他投靠官兵,打起水师旗号,自称“陈小老子”,到处- 掳掠,无恶不作。
每年二月初二,都是渔家婚嫁的好日子,陈小老子经常出动抢人劫财。太平军准备利用这个机会消灭土匪,便暗地里告诉渔民,叫他们提前在早晨将新娘迎娶回家。新娘到家,小俩口便对着太阳拜天地,结为夫妇。
二月初二的一天,一家娶亲,陈小老子果然带着一帮匪兵,出来抢亲。谁知船上全是太平军,将陈小老子砍落水中,全歼匪兵。自此,渔民结婚就将婚礼从晚上提前到早晨举行,而且还保留了新娘打伞的习俗。认为这样才能平安无事,大吉大利。
基本内容
金湖地区的渔家婚俗基本流程与传统路上婚礼大致相同,仅在几处细节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有以下内容:
说合:即说媒”。男女婚姻须由媒人介绍,介绍人一般是亲友或熟人。当地风俗讲究媒人要十八次脸朝南。也就是说,男女双方必须多次请媒人吃饭,事成后还有谢礼。
合婚:媒人取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后,双方父母要先请算命先生合婚,就是看男女生辰八字能否相配,有无冲克妨碍,如果可配方能做亲。现代人仍有少数人沿袭这一传统。
看门户:即相亲。就是女方到男方家去访问,有暗访和明访两种。暗访的目的是了解男方人品和家庭情况,一般不让男方知道;明访则由媒人带着男女双方会面,男方必须热情接待,还要给见面礼。
下小礼:即俗称的订婚。男方到女方家送礼,同时举行仪式。订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
看日子:即择日。男女到了结婚年龄,由媒人通话,同时双方请人选定良辰吉日准备举办婚礼。因为女孩要从娘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必须选择一个最佳结合点,这是择日的初衷。
下礼:即“送彩礼”。从前是六样六对。六样是:一副银镯、一副耳环,加上戒指和簪子;六对指的是六件衣料。随着时代不同,女方所要的彩礼各不相同。但本地风俗,所有彩礼都要随女儿带到婆家去,娘家是不许留存的。
暖房:结婚的头一天晚上男家要宴请主要亲友,并举行仪式为新人铺床。从前铺床先要“偷草”,说偷其实不是偷,而是敲锣打鼓到福寿人家讨要稻草为新人铺床。还要请全福(父母健在、子女双全)的妇人,一边铺床一边说喜话,同时往床上撒糖果、花生、枣子,意为甜甜蜜蜜、早生贵子。还要请“童男”压床。
娶亲:即举办婚礼。这是所有地方婚俗的重点。而金湖地区渔家迎亲的时间十分讲究,“寅时不露光,卯时出太阳”。当天半夜时分,男家接新娘的船要装扮一新,船头挂上大红囍字,船上用崭新的渔网搭起顶棚,装饰彩绸花絮,打起灯笼火把,一路鼓乐齐鸣,天不亮时到达女家。将新娘接上船后,新郎新娘要撑起花伞遮挡面貌。到男家后太阳初升,光芒万丈,兴旺吉祥。伴娘搀扶新娘登上新郎的船,迎着一轮红日举行跨火盆、拜天地、拜祖先等仪式。大户人家,接、送新娘子的船上,敲锣打鼓,吹吹打打,还有少男少女唱歌跳舞。新婚当天,住预先在岸上搭的草棚里,几天之后才能上船。现在这个习俗基本不再延用。
分朝:婚后次日,娘家的主要亲戚到男方来会亲。因为是新亲上门,男家一定要隆重接待。娘家来人必须成双,婆家要有相应的亲戚相陪。亲家双方亲戚相互认识,相互沟通,增加感情。
回门:三天后小夫妻回娘家。这天新姑爷是贵客,必须坐上席。一个月内要连回三趟娘家,每次要在日落之前回到婆家。只有满月后才能随意,也可以多住几天。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娘家要接女儿回家过一段日子。婚后三年内,新娘过年过节不应在娘家过,一定要在夫家。
金湖地区渔家婚俗中所体现的民俗风情,与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性紧密相关。渔民整天生活在水上,对太阳、水、火是无限崇拜的。通过渔家婚俗这一现象,对于研究人类原始信仰具有重要作用。
渔家婚俗体现了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渔民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表达了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依存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