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源头传说
东辽河是辽河上游左侧的大支流,发源于东辽县境内,流经吉林省辽源、伊通、梨树、双辽,辽宁省西丰、昌图、康平等市县,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11306平方公里。在辽宁省昌图县与西辽河汇合,在盘锦市以豪迈之势奔入渤海。东辽河的发源地辽河掌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福安村小葱顶子山一片静谧的半山坡上。
关于东辽河源头的美丽传说在东辽儿女世代相传。传说一:在远古时曾有一条地龙慕求源头如画的风景,陡然从地下钻出,现身之处成一隧洞直通东海,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此清泉不唯天气旱涝、四季流淌不息,被百姓奉为神龙甘涎,又称龙泉水。从此,当地物阜民丰、百姓安乐。某年盛夏,当地一个无恶不作的财主与小妾为解酷暑于龙泉水中沐浴,小妾又不顾羞耻在泉中便溺,地龙极为恼怒,施展神通,淹没二人,遂返回东海洗涤污垢,并暴涨三昼夜洪水,洪水流泻之径,即形成今日之东辽河。传说二:东辽河源头的小葱顶子山上有一处泉眼名叫吾龙泉,泉水四季清澈、入口甘甜,相传康熙皇帝东巡打猎时曾喝过这个泉眼的水。康熙皇帝喝下水后顿觉甘甜凉爽、暑气全消,便说道:“真乃吾之龙泉也。”吾龙泉就由此得名。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迁居此地,他们靠这个泉眼生活下来,一代又一代。
东辽河作为辽河上游的重要分支,不知流淌了多少年,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河畔繁衍生息、孕育文明。这个美丽的传说,正是辽河儿女在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中,栽种于东辽河历史文化长廊中永不枯熄的美艳精神之花,承载着东辽河畔人民对涤荡污垢- 的祈盼,以及对物阜民丰的永恒向往。
近年来,东辽县政府把保护和开发辽河掌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出资对辽河掌进行抢救性修缮,对辽河掌周边环境及时进行清理与整治,出资将辽河掌划为旅游景区,责成文化部门派专人对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2011年,东辽县申报的辽河源头传说被成功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如今的东辽河源头装点一新,风景瑰丽多姿,东辽河源头的人民用睿智、聪颖、勤劳创造的东辽河文化,正伴随着浩浩荡荡的东辽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向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