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上埠牛带茶
芦溪上埠牛带茶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芦溪上埠牛带茶(第三批省级)
芦溪上埠镇茶园村的牛灯系芦溪县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俗称“三脚班”,又称“牛带茶”,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是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并以胡琴与笛相和。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
上埠镇牛带茶源于清朝,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萍乡人黄启衔《近事录真》载:“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二旦一小花面,所唱皆俚语淫词,近日吾袁州及长沙各处,此风尤炽,乡村彻夜搬演。”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安源煤矿开发;二十八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萍醴铁路和株萍铁路相继通车,湖南花鼓戏开始在萍乡流行,牛带茶很快吸收了其它的剧目和曲调,得以提高与发展,只是在表演时还是用本地方言演唱。
牛带茶盛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它集说、唱、舞、灯为一体,配以民间乐器,内容多是从历史故事和传说中采撷,融入当地民俗创作而成。唱词诙谐幽默、雅俗共赏。表演时既有传统故事的表现,更有村里百姓耕作田园之乐,因此深为广大群众而喜爱,一般用于祈福、庆贺等。每年春节,左右村邻相邀演出,自是应接不暇,平均演出30余场,在萍乡影响甚大,曾于1955年获得萍乡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当时流行“茶园人演戏”一说,足见其影响之大。
芦溪上埠牛带茶入选2010年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