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柳编技艺
金湖柳编技艺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编技艺,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金湖县素有“杞柳之乡”美誉,为柳编行业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金湖县吕良镇罗家的柳编技艺有据可考的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已传至第四代。罗家原无柳编技艺,是当地世代从事柳编的阙氏后人阙元金入赘罗家,将柳编技艺带入罗家,并传承至今。
吕良传统柳编技艺讲究实用性、观赏性,产品种类繁多,工艺流程不尽相同,以制作笆斗为例,工艺流程为:一是剥皮。伏天杞柳为佳,枝条成熟易剥,颜色也白。秋天的杞柳皮较难剥,需待来年春天发芽时才较容易。二是浸泡。浸泡在水中3~4小时,使之回软,不易折断。三是选料采底。将柳条按粗细长短不同分九把,编进底尺麻线中成月牙形。四是起翘上模。收拢柳条使上竖立模,紧贴模子编成斗形。五是去模上箍。当编织到三分之二高度时去篾箍成蛋形便于继续上编形成较完美的斗形。六是扎口整形,编到要求的高度时,拿掉先前的箍,削平多余部分,用宛锥扎孔穿牛皮扎紧,继续用斧锤敲打某些部位成理想形状即成。
罗氏柳编品种繁多,样式新颖,做工精细,经久耐用。有人编出歌谣大加赞叹:“阙氏笆斗铁桶般,盛水不漏不虚传。小姐手提罗氏篮(花篮)甚似仙女来下凡。罗氏鸟笼树上挂,老人心中乐开花”。
柳编技艺为一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