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折扇制作技艺
制扇技艺扩展(金陵折扇制作技艺)
扇子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从北宋以来,社会流行折扇,折扇常用竹木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收则摺叠,用则撒开,合展自如,携带方便,更是文人雅士和达观显贵的必备之物。
金陵文人荟萃,折扇需求量大,制扇业日益发达。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上皇位后,十分欣赏舒展自如,灵巧美观“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的折扇,下诏令宫内工匠“如式为之”,从此,折扇“自内传出,遂遍天下”,大量在世上流传,无论是宫廷、还是在民间,使用折扇已成习俗。至明成化年间,南京成为制扇业的中心之一,折扇制造颇精制,一直影响到清代,前后达600年之久,至今南京秦淮河的南岸通济门一带,仍保留着“扇骨营”这一古老地名。
明清的南京是江南数省的科举之地,每当大比科考之年,来南京参加科举的士子都要选购一些高档的折扇,待科考结束时带回,闲暇时在其上铃印题诗作画,或自行收藏,或馈赠亲友。因此夫子庙三山街一带集中了许多销售金陵折扇的店铺,各种质地、规格、档次的都有。明代室德、弘治年间,南京、苏杭一带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制扇名手,所制折扇头型有茄头、古仿、燕尾等,品质高雅,古朴稳重,很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青睐与欣赏。当时除用竹作扇骨,还发展到用红木、檀香、象牙等,折扇的身价更高。清代文人甘熙称其“摺磨光熟,纸料洁厚,远方来购,期价较高”。
南京的制扇工匠原集中在城里,由于制扇业季节性强,为维持生计,工匠逐渐移到乡村,多集中栖霞山石阜桥一带,农时种田,闲时制扇,如今栖霞地区仍流传着“吃了重阳酒,做扇不离手”的歌谣。
金陵折扇的制作分扇骨、扇面两部分,好的扇骨除檀香木、桃木外,还有用鸡刺木等红木制作,最普遍的是用竹子,有白竹、方竹、老棕竹、湘妃竹、罗汉竹、樱桃竹等等,此外,还常用乌木、檀香木、象牙、兽骨等珍贵材料。“拿火”是制扇骨的关键,拿的好,扇子包的紧。旧时制扇,将扇骨进行油炸,扇骨呈古色古香貌,后在工厂生产时则采用皂矾处理。毛竹制扇骨,其材料也有讲究,厂家一般到广德、莫干山等地购四年以上成竹,就地进行截裁,再进行蒸煮,用蒲包打包运回,到厂后还得反复晒,露水露,没有了青才可以制作。传统磨制扇骨,有用节节草磨,用沙叶细磨,还有用手掌磨,最后上蜡,经过劈、浸、晒、磨、烫等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蜡黄玉润、丝纹纤细、光洁明亮的扇骨,在“光滑如镜,可鉴人”的扇骨上进行微雕,是金折扇的一绝,技艺高超的老艺人不仅可以在扇骨上雕刻诗词歌赋,而且可以刻下《赤壁赋》的全文。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绵料宣纸,上胶矾裱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宰韧、久用不裂,配上 书 画后,令人爱不释手。考究一点的扇面,可上较具观赏性的云母片,还有讲究排场的,在扇面上洒上金箔。
金陵折扇在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之后,生产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品种也更加繁多,“水磨玉骨折扇”有“金陵雅扇”之称。南京栖霞“金陵王记扇庄”,作为南京老字号制扇企业,完整地继承了金陵折扇的传统手工工艺技术,生产的金陵折扇享誉海内外。
金陵折扇流传至今日,目前仅栖霞一地有王克礼先生用传统工艺制作金陵折扇,由于王克礼已年六旬,至今未有年轻人愿继承金陵折扇手工技艺,所以这一技艺有失传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对金陵折扇的制作技艺予以保护,使之传承。